
1.驱动装置
驱动装置数量的设置,取决于的自重和额定载荷的大小。在早期,升降机发生过几起坠落事故,因此认为单驱动不可靠,只有采用双驱动才能确保安全运行。实际上安全运行问题并不是由驱单元的组数来决定的。现摘引公司部分产品的性能参数列可看出,驱动装置的组数及带不带平衡重都是从的额定载重量的大小来考虑的,而不是只从安全运行的角度来考虑的。如果采用增加驱动装置的组数或带平衡重量的办法来达到安全运行的目的是不经济也是不可取的。
2.防坠安全器
当的驱动装置失效而坠落时,限制的运行速度并使其停止坠落的一种机械装置称之为防坠落安全器。目前国产的升降平台上大多使用仿制的第二代产品——锥鼓形磨擦式防坠安全器。其作用过程是当以额定速度运行时,防坠安全器的轴端小齿轮在导轨架的齿条上处于随动状态;当由于某种原因而超速运行时,装在齿轮轴上的离心块,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克服弹簧力而向外甩出与外锥体内侧的凸齿相啮合,带动磨擦磨擦锥体转动,在蝶簧组的作用下,逐渐增大内,外锥体之间的磨擦阻力矩,直至使停止运行。制动时的滑移行程为0.25—1.2m,所以制动平稳,没有明显的冲击力,呆延长,钢结构等的寿命。该防坠安全器的特点是制动力矩大,可达3000N·m以上;结构紧凑,体积小,使用比较安全可靠。是目前国产升降机上的主要配套产品。根据JG5058-95《升降平台防坠安全器》的规定,防坠安全器只能在有效的标定期限内使用,其有效标定期限为两年。造成防坠安全器失灵的原因往往是超标定期限使用,没有及时地送交专业测试单位进行修理和检测,有些易损件由于长期使用而磨损,疲劳等原因使防坠安全器的功能失效。多年来修理和检测重新标定期限的升降机防坠安全器来看,有部分防坠安全器壳体积水,使制动带长期遭水浸泡而霉烂变质;还有的制动带表面粘有油污,这些都大大降低制动带的磨擦系数,直接影响制动力矩,使它失去防坠的功能。
3.操作不正确
违反操作规程,不按产品说明书的规定超载使用,造成坠落事故。目前国产的升降平台大部分都没有设置超载限制保护器。有关这方央的设计原理的论文曾在杂志上报道过,但真正应用到产品上质量过关的极少。有特今后研究设计单位和工厂通力协作,进行攻关,使超载限制保护器早日应用到升降机上。
4.驱动小齿轮与齿条啮合处的靠轮问题
驱动小齿轮与导轨架上的齿条相啮合时,从受力情况可知,除了向上或向下的垂直力以外,还有互相推斥的水平力,也就是说驱动小齿轮的离开齿条的力。较早生产的驱动装置上,一般没有设置靠近装置。由于传动板的刚性和齿轴变形以及啮合不当等原因,导致驱动小齿轮脱离与齿条啮合面使坠落。1993年在上海宝钢工地上使用的一台升降平台就是由于上壕原因而使坠落,造成一死一伤的重大事故。另外有的虽然装有靠轮,但靠轮的偏心轴没有锁片,在使用过程中轴的偏心自动外移,使靠轮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5.平衡重问题
采用平衡重的目的是用来平衡的部分或全部重量,在驱动装置电动机功率不变的情况下,可提高的运载能力,这主要起一种节能的作用。但是由于升降机的的坠落事故90%左右都在加节或不带平衡重的情况下发生的,因此有人就得出平衡重能保证安全运行的结论。实际上从齿轮齿条升降平台的运行原理来看,平衡重也只起到节省能源的作用。从国内外生产的施工程式降机来看,带平衡重和不带平衡重的都有,而且不带平衡热处理的升降机作用得更多。
6.确保升降机安全运行的关键问题
保证驱动装置制动器的质量和提高制动力矩。目前使用的片式磨擦制动器的制动力矩一般在100N·m左右,制动力矩偏小,有待进一步提高制动力矩,使制动力矩的安全系数k>=2。
7.目前升降平台上绝大多数使用锥形磨擦式防坠安全器
从使用的情况来看,性能较稳定,是比较安全可靠的一种防坠安全装置。但问题是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按照JG5058-95的要求。防坠安全器在使用时。至少每三个月进行一次额定载荷的坠落试验。以验证防坠安全器的可靠性。另外,升降平台防坠安全器只能在有效的标定期限内使用。到期后一定要及时的送交专业检测单位进行检修和测试,重新标定有效期后方可使用。同时在使用过程中要加强保养,特别要防止壳体内渗水和制动带上粘油污,以保证它的工作可靠性和中够的制动力矩。
8.要安装超载保护装置,以确保的安全运行。如前所述,目前上使用超载限制保护装置很少,特别是国产的升降机上安装这种安全装置的则更少。期待研制出一种简单,实用,安全可靠的超载限制的保护器推广使用。驱动小齿轮与齿条啮合处,在齿条背面一定要安装靠轮。以保证驱动小齿轮与齿条右靠啮合。同时靠轮的偏心轴一业要用锁片固定牢。
本文链接:https://www.cdlifter.com/635.html